松绑煤炭,后患何解?

种种迹象表明,前期受到限制的煤炭产业开始重新松绑,相关扶持政策不断加码。

5月11日,国常会提出:在前期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向中央发电企业注资200亿元基础上,再注资100亿元,支持煤电企业纾困和多发电,“要优化政策、强化协调,安全有序释放先进煤炭产能”。

在一周之前,央行官网公告表示,人民银行将增加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,专门用于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相关的领域,具体包括煤炭安全生产和储备领域,以及煤电企业电煤保供领域。

(www.hxny.com)注意到,在更在之前的2021年11月,人民银行曾创设了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,用以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等七个领域。而此次增加1000亿元额度后,支持煤炭的再贷款总额度已达到3000亿元。

2021年,由于严厉的煤炭去产能政策和能耗双控红线下各地“运动式”减碳,导致了严重的缺电危机。如今的松绑煤炭,本意是要确保能源正常供应,避免“拉闸限电”伤痛再现,但在碳中和大目标下,鼓励煤炭发展明显是背道而驰的。

把好不容易压住的煤炭重新放出来,“运动式”增碳隐忧日益凸显。松绑煤炭的权益之计与生态发展的长远之策之间,该如何做到科学、务实的平衡兼顾?

煤炭开闸

事实上,今年以来,煤炭“卷土重来”早已有所征兆。

自从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“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。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,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,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,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。”之后,煤炭的增产保供就走出了一波又一波大行情,煤电的好日子又回来了。

2月14日,两会前夕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听取2021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汇报,确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措施。会议明确要求:“增加煤炭供应,支持煤电企业多出力出满力,保障正常生产和民生用电”。

为了增加煤炭供应,3月18日,国家发改委印发《关于成立工作专班推动煤炭增产增供有关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主要产煤省区和中央企业全力挖潜扩能增供,年内释放煤炭产能3亿吨以上,其中1.5亿吨来自新投产煤矿,另外1.5亿吨增量则通过产能核增、停产煤矿复产等方式实现。

4月20日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再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会议重申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作用,提出要优化煤炭生产、项目建设等核准政策,落实地方稳产保供责任,充分释放先进产能,并再次提出2022年将新增煤炭产能3亿吨。

(www.hxny.com)注意到,在国内煤炭增产的同时,煤炭进口也推出了支持政策。4月28日,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消息称,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,中国暂定对煤炭进口实施零税率。

零关税的政策用意非常清楚——刺激进口。受印尼煤和俄煤下降所致,一季度,中国进口煤量大幅减少,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1-3月,中国进口煤炭为5181万吨,同比减少24.2%。其中3月进口煤炭1642.3万吨,同比降幅高达39.9%。业界人士分析,关税政策调整后对进口俄罗斯、南非、哥伦比亚等国的煤炭有积极促进作用,对远期供应将带来一定程度的增长预期。

在上述一系列刺激政策下,今年煤炭供应量有望得到保障。此前,根据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煤炭、电力及碳市场年度报告》预计称,2022年国内煤炭消费量将达43.7亿吨,较上年增加2.2%。

在良好市场预期和政策支持的共振下,大型煤炭上市公司业绩亮眼,一季度业绩普涨。

中国神华、中煤能源、陕西煤业、晋控煤业以及兖矿能源发布财报显示,五家公司营业收入涨幅普遍在13%-33%之间,净利润涨幅在63%至197%之间。其中中国神华业绩居首,一季度实现营收839.02亿元,同比增长24.1%;归母净利润189.57亿元,同比增长63.27%。

内忧外患

煤炭政策的转向,并非突发奇想,其背后有深刻的国际、国内市场形势变动影响。

国内形势的突变,首先要追溯到2021年那场空前的“拉闸限电”风波。2021年5月,第一轮限电风波来袭,首先冲击云南、广东等省份;9月,第二轮限电更加剧烈,波及到全国大部分省市,规模更大、影响也更严重。

拉闸限电期间,南方的浙江、江苏等制造业大省纷纷针对高耗能企业乃至于普通企业实施限电、限产;而北方的山东、吉林、辽宁等省份的限电情况更为突出,不光限制了工业生产,还影响到居民生活和城市运转,商铺点蜡烛营业,手机断了信号,红绿灯停运,乃至于引发安全事故,甚至红绿灯停运。

导致2021全国性拉闸限电的根本原因,是过去几年煤炭全行业去产能致使煤炭供应严重不足,加上碳中和元年各地为了完成能耗双控指标进而“运动式”减碳人为拉闸限电。

在拉闸限电期间,承担电力供应主力的煤电严重出力不足。例如,限电期间,辽宁省的火电出力仅为装机容量的一半左右。而尽管东北近年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,但风、光电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。比如风电,东北三省风电总装机大约达到3500万千瓦,但是,在限电期间风电出力却不足装机容量的10%。

2021年缺电创痛犹在,2022年保供大战自年初已开始打响,要严防死守不容许“拉闸限电”这类重大事件重演。最高层的指导精神也明确,要立足“富煤贫油少气”的能源国情,能源转型要“先立后破”,这为大力支持煤炭开闸、煤电出力解除了思想束缚。

从国际大宗商品行情和全球能源格局的巨变看,尤其是俄乌战争带来的能源市场冲击波,让中国的能源安全面临挑战,保供压力进一步增大。

4月12日,在中国石油流通协会召开的《2022年石油市场发展论坛》上,多位油气领域专家表示,俄乌战争诱发国际市场油气价格大幅上涨,对中国油气进口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。中化能源首席经济学家王能全称,仅原油进口一项,预计将比去年多支出至少近1000亿美金。

5月9日,据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,前4个月,中国进口原油1.71亿吨,减少4.8%,进口均价4323.6元/吨,上涨54.3%;进口原煤7540.6万吨,减少16.2%,进口均价1004.6元/吨,上涨109.1%;进口天然气3586.6万吨,减少8.9%,进口均价3842元/吨,上涨72.1%;成品油797.5万吨,减少0.8%,进口均价5001.9元/吨,上涨36.2%。

在本就处于紧平衡的能源安全局势进一步恶化下,政策层对加强调煤炭的兜底功能给予了更多期待。

在此前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专题座谈会上,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表示,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和行动,统筹发展与安全,深刻认识新形势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极端重要性,坚持从国情实际出发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,切实发挥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,确保国家能源电力安全保供。

增碳之忧

煤炭回归、煤电多出力出满力,对非常时期我国的能源安全、电力保供以及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。但与此同时,“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”、“运动式”增碳的做法,也将埋下隐患。煤炭开闸会进一步加强中国的煤炭依赖症,关进笼中的老虎又重新放出来,双碳目标的实现要大打折扣。

近日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主席杜祥琬发出警告:进入“双碳”目标提出后的第二个整年,碳达峰窗口期,要总结好第一年的经验教训,坚持稳中求进,在避免“运动式”减碳、一刀切的同时,也应注意避免“运动式”增碳,避免冲高峰、攀高峰。

中国工程院此前发布的《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》曾提出,通过积极主动作为,全社会共同努力,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有望于2027年前后实现达峰,峰值控制在122亿吨左右。在此基础上推动发展模式实现根本转变,可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

杜祥琬给出数据称,“在‘双碳’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整年,虽然个别地区出现了运动式减碳现象,但即使这样全国二氧化碳排放还是增加了4亿吨,这是近年来没有过的高排放增量”。

这表明,一旦政策摇摆、煤电火力全开,二氧化碳排放将急剧增长,我国的碳达峰、碳中和进程亦将受到难以估量的影响。长远来看,中国的能源转型必须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与魄力,火力全开加快发展新能源,将新能源早日发展成为主力能源。加速立,方可破,否则就总是按下葫芦浮起瓢,减煤降碳会成为一句空话。

当下的用煤挺煤,是我国一煤独大的能源结构沉疴已久下的不得已而为之,这只能是权宜之计,不可能是长久之策。在能源供应形势全面好转之后,政策的重新回摆也将是应有之义。

从碳中和角度出发,煤炭的高效利用和节能提效亦是当前中国能源战略的重中之重,是降碳的主要举措。在不得不用煤的情况下,有效降低能耗水平,是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现实路径。

当前,中国单位GDP能耗水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.5倍,单位GDP碳排放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.7倍,之所以碳强度要比能耗强度高一些,是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决定的,这有别于西方国家以油气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。而与OECD(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)国家相比,我国的能耗强度是其2.7倍,因此节能降耗的潜力巨大。

决策层此前提出,到2035年,中国的单位能耗达到世界平均水平,到2050年中国单位能耗达到发达国家,即美国、欧洲、日本的平均水平。

当煤炭的“调控之手”往回摆动,煤炭大幅松绑之际,如何因势利导,避免给中国的减碳大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,考验着政策调控的精准度和政策制定者的把控力,是我国在碳中和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课题。

为您推荐

霍尼韦尔PSA装置为华泓新材料提供高纯氢气

霍尼韦尔PSA装置为华泓新材料提供高纯氢气

  9月10日,霍尼韦尔宣布,浙江华泓新材料有限公司所选用的霍尼韦尔UOP PolybedTM变压吸附(PSA)装置已成

2022-09-20 栏目:空分行业信息
液化空气与沙索达成最终协议,收购全球最大制氧厂

液化空气与沙索达成最终协议,收购全球最大制氧厂

 9月10日,液化空气集团宣布,其已与Sasol沙索公司达成一项协议,以收购全球最大的制氧工厂,并计划将其二氧

2022-09-20 栏目:空分行业信息

2022深圳高交会半导体展将于11月16日举办

 据悉,2022深圳高交会半导体展将于11月16-20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,本届深圳半导体显示展预计展出面积2万平

2022-09-19 栏目:空分行业信息
西门子和德铁首次测试氢燃料电池列车和移动快速加氢站

西门子和德铁首次测试氢燃料电池列车和移动快速加氢站

 ·“H2goesRail”项目的里程碑·西门子首席执行官 Roland Busch、DB 首席执行官 Richard Lutz 和联邦数字与交

2022-09-17 栏目:空分行业信息
创7年新高!国际油价还能“牛”多久?

创7年新高!国际油价还能“牛”多久?

  1月18日,国际油价升至7年高点。布伦特原油期货最高突破

2022-09-17 栏目:空分行业信息

合作伙伴